——中汇药包开启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一
从1992年到2017年,从一个大型药企的下属子公司,突破性地成长为一家集药品包装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拥有4项专利技术,拥有国家药包材I类注册证18张和QS证书,合作伙伴当中有50多家全国百强药企的专业药品包装企业,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药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多年来,中汇药包怀着“为医药企业服务,让人类的健康更有保障”的企业使命,将“专业做大,创新做强”作为指导方针,不断追求“质量领先、技术领先、成本领先、服务领先”,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科技创新、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品牌建设等方面,获得突破性成长,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
敢于突破走独立发展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名石药集团下属子公司销售人员的范菊敏怎么也没想到,十几年后的他,竟会带领一批志同道合者出来创业,更没想到经过近十年的耕耘,他一手打造的中汇药包能够成为享誉国内的药包材企业。
“过去,我们是按照集团下达的任务计划生产,人才、资金、物资全都不用发愁。可为什么偏偏要走一条最难的转型创业之路呢?这是很多人都会问我的问题。我说‘中国的药包材必须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才能有出路!’”范菊敏说。
一直以来,因专业化程度不高,国内药包材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差甚远。尤其是药用塑料袋、药用塑料瓶以及药用组合盖三种产品,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给生产与技术提升带来许多困难。“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一个或者几个药企的需求,不仅不能被市场所认可,更不能与国际接轨。”范菊敏洞察到这些,在中国医药行业改革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带领企业走上了转型之路,于2008年5月将企业正式改制为一家独立的药品包装公司。
走独立发展之路的艰辛难以想象。失去了大树的庇佑,中汇药包的原始积累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一点一滴做起。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范菊敏带领中汇人夙兴夜寐,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力厮杀,最终在中国药包材行业突出重围,“中汇药包不仅有了专业的精神,也有了专业的技术,更有了专业的沉淀!”当初创业的艰难没能让范菊敏和他带领的中汇人停下前进的脚步,那些经过岁月淬炼的挫折与困境,成就了如今崭新的中汇药包,也成为中汇药包发展史上的珍贵财富。
精益求精视质量为生命
质量对药包材企业而言是立身之本。历经20多年的积淀,中汇药包已形成“品种多、规格全、质量优”的产品风格。
在该公司的产品展示窗中,摆放着不同型号和级别的药用无菌膜、药用无菌袋、药用塑料袋、药用塑料瓶、药用铝塑组合盖,这是其最核心的产品。在中汇药包的三大生产车间内,是由高级精密设备构成的一条条先进生产系统,专业化一线工人在由层流罩包围的无菌区内生产和检验产品。也许你想象不到,石药集团生产的一类创新药——恩必普使用的药用聚酯瓶,就诞生于这些无菌生产车间。
药品包装与药品质量紧密相连,药品包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2016年8月9日,国家出台《关于药包材药用辅料与药品关联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规定药企在申报药品注册时,不但要申报药品,还需同时申报药包材。该《公告》将药包材视为药品的一部分,这就对药包材的生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汇药包始终坚持专业化,在产品品质、技术设备、质量体系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中汇药包一直“视质量为生命”,提出“为医药行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并以此为使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抓好源头,重视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把好检验关,并率先建立起包括公司、部门和班组在内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无菌、安全,在行业内树立示范性标杆;积极开展6S活动,建立了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四层文件体系;严格执行员工三级培训,为他们提供综合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在客户投诉处理、系统回顾、物料管理、调查、产品稳定性管理、实验室控制、供应商控制、审计、质量参与、培训、验证、产品开发12个生产全流程环节,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
另外,中汇药包对设备、物料、工艺、厂房设施等方面也严格控制。率先建立起符合GMP标准的D级、C级、A级洁净工房,配备进口净化空调机组,洁净面积达20000平方米。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集中供料系统、国内首家吹膜制袋一体化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注吹设备,配备了高速注塑设备、全伺服智能机械手自动取出系统等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以及气相色谱、超净工作台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实现了在线检测、自动传输、自动包装,为生产出“质量领先”的产品提供了强大支持。
今天的中汇药包,按照新修订GMP标准的要求,不断满足医药行业需求,把握高端药品包装技术发展的方向,敏锐捕捉药品包装市场快速发展的商机,以前瞻性的眼光,开启了中国药品包装行业的新征程。
砥砺前行补齐创新发展短板
长期以来,国内药包材市场上小品牌繁多,知名品牌很少。比如在国外,生产药用塑料瓶的企业集中在2-3家,而在国内却不下100家,产业集中度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这成为整个行业实现创新发展的短板。补上这块短板,为提升我国药包材行业水平,同时为药包材企业国际化布局贡献力量,正是中汇药包大力推动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中汇药包发展的主旋律。多年来,中汇药包始终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驱动,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立了一支50余人的自主创新团队,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5人,中级职称者16人,又先后与北京印刷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等京津冀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还与石家庄学院共同设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与此同时,中汇药包建有占地1000平米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试验基础设施,试验、检验各类产品的条件和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技术中心成立以来,中汇药包始终践行“质量领先、技术领先”的理念,走持续科技创新之路,目前采用的无菌生产与无菌技术均已实现自主研发。其中,低正己烷溶出聚乙烯膜/袋的制作方法已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成为中汇药包的发明专利,该项技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中汇药包通过凝聚创新合力提升了生产效率,成绩斐然:药用塑料膜、药用塑料袋、药用无菌膜、药用无菌袋年产4000吨;药用塑料瓶10亿瓶;药用铝塑组合盖、口服液盖年产30亿支,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改制至今,中汇药包先后被河北省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016年又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成为众多大型药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据了解,目前中汇药包服务的药企有300余家,其中全国医药百强企业50多家,前10强药企当中有8家是其合作伙伴。除石药集团外,连续7年居全国医药百强榜首的扬子江药业集团以及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华药集团、齐鲁制药、修正药业、远大药业等都是中汇药包的忠实客户。中汇药包向“创新做强”的阶段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下一步,中汇药包还将布局海外市场。尽管当下中汇药包的产品不直接出口,但国内大量的出口药品和食品都在使用中汇药包的包材产品。作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进行DMF备案的企业,中汇药包的产品早已达到美国USP和欧盟EP标准,符合进口地区的药典及法规要求。未来,中汇药包将砥砺前行,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实现创新领先,创造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药品包装产品。